
2018年2月27日,be365-四川省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深度校企合作协商会议在成都市高新区举行。校企双方通过协商,提出了组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国际电工学院”的远大构想,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研究与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深度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合作的新样板,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送变电产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

四川省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向兴林提出他的校企合作构想--①根据国内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送变电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②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③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④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⑤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向兴林的一番话得到了be365副厅级调研员李亚生的高度赞扬,并表示只要双方秉着深度融合、共育共享的理念,诚信互惠、平等互利、相互支持,定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

双方在合作模式的探讨中,提出了组建be365二级混合所有制学院—“国际电工学院”的构想,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工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达到培育人才的目的。会上,大家积极献策探讨了“国际电工学院”的蓝图、培养目标、师资组成、国际认证等方面,讨论热烈,一个生机勃勃的“国际电工学院” 跃然眼前。这样的合作方式双方均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达到最高程度的互惠互利。这样的合作方式也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推出了新样板,切实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激发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